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第二章 體深層核心溫熱療法簡介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王群光自然診所官網)

王群光自然診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71號10樓
諮詢電話:886-2-23671086
LINE ID:0919730053
 Wechat ID: a0919730053

Part Ⅲ 第二章 體深層核心溫熱療法簡介
一、溫熱療法的歷史足跡
溫熱療法已有相當悠久長遠的歷史,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古希臘,紀元前460-370)曾經報導:熱可以消滅癌症。德國的布希博士在1866年發表感染丹毒癮發高燒的癌症患者,癌腫瘤消失。1900年代,美國的科瑞醫師為癌症末期無助的患者注射數種會引來人體感染而發高燒的細菌來進行治療。
到了1960年代,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利用各種發熱的原理,相繼開發了各式的熱療儀器應用於癌症的治療,依加熱的部位可分為:全身性、淺層性、間質性、局部區域深部熱療以及胸、腹腔熱灌注等加溫方法,同時也啟動了溫熱對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效果的基礎與臨床應用的種種研究。
近年來日本整合醫學自然療法權威-石原結實博士更提倡溫熱的體溫可以治療疾病。換言之: 溫熱療法可以將人體原本具有的自然治療力提升。如同前述,溫熱療法會因治療的目地而採用不一樣的加熱方法與部位。

、人體對高溫之忍受程度
    人的正常舌下溫度為36.8±0.4 oC(98.2±0.72 oF),肛溫為37.0 oC(98.6 oF),腋下、額溫會稍微低一些。

  人為恆溫動物,腦部有溫度調節中樞,外部環境的溫度若過高,人會藉由流汗來把體溫降低,外在環境若溫度過低,人體則會經由燃燒葡萄糖及脂肪酸來生熱。

  人在寒冬若缺乏保暖衣物,會因為體溫過低而冷(凍)死環境中溫度若過高,某程度皮膚會直接被燒灼傷,人若因為感染而引起的發燒,溫度上升若超過41 oC,人就會神智不清,胡言亂語。這就是為什麼傳統水銀溫度計最高溫度只標示到41 oC的道理,不過運用科技可以把人體的體溫提高更多,人對體內溫度過高所能忍受的瞬間最高溫為45 oC,無法忍受較長時間的43 oC高溫,但42 oC以下的體溫則被認為屬於安全範圍,因此把做體深層核心熱療的瞬間高溫點上限定為41.5 oC是安全的。癌細胞無法忍受39.5 oC以上的高溫,利用正常細胞與癌細胞對於高溫的容忍度有所不同的特點,深層核心熱療法,逐成為腫瘤科常規性癌症療法的一環,醫師會視情況建議患者使用。



三、熱病的種類
由於外在環境高溫或人體本身散熱系統失靈所導致的不適稱之為「熱病」
1.    中暑:一般民眾在炎熱天氣若感覺到極端的不適,就會說是「中暑」。但學術上的熱中暑(heat stroke),則是指身體散熱機制崩潰所導致的致死性熱病。
2.    熱痙攣:在高溫環境中,過度運動後所造成的疼痛及肌肉不自主抽搐現象。
3.    發熱性痙攣:較常發生在腦部熱調節中樞尚未成熟的幼兒。
4.    惡性高熱(Malignant Hyperthermia):大都發生於麻醉藥之副作用與個人體質有關。
5.    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在炎熱環境中持續活動,不只體內累積過多熱量,持續流汗會造成脫水與電解質缺乏。熱衰竭者的體溫可能稍微增加,神經系統尚可正常運作,但可能會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虛弱、暈厥等症狀,此時稱之為熱衰竭(heat exhaustion)。
6.    致死性熱中暑:當體溫上升到攝氏41度以上,包括腦部在內的各器官都會崩潰,不只意識出現異常,也會有高達50%的死亡率。這是各種熱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學術上稱為heat stroke,中文則翻譯成熱中暑。熱衰竭有可能演變成致死性熱中暑,但熱中暑者並不一定會有熱衰竭的前兆。


四、熱中暑急救經驗談
1986年夏天,作者(王群光醫師)接到急診科值班醫師的緊急呼叫支援,一輛軍車送來一位目測約有85公斤重的昏迷軍人。他在行軍中昏倒,雖然還有呼吸心跳,血壓也正常,但完全昏迷不醒,對痛刺激沒反應,昏迷指數為3分,瞳孔雖然尚未完全放大,但對光沒有反應,測量其腋溫為44°C
患者大小便失禁,全身沾滿糞便,只得在急診室門口先把他的衣服脫光,再用自來水龍頭沖乾淨,再做氣管內插管及置放導尿管,並用冰過的生理食鹽水做靜脈注射及肛門冰水灌腸。藥物方面則注射sulpyrin(現已停用)及10amp類固醇(Hydrocortisone)。
隊長要求轉送至軍醫院,離院前患者體溫已降至40°C,瞳孔對光已有反應,但仍未清醒;過了一星期,此熱中暑昏迷患者竟然出現在門診,要求開診斷書,他並不覺得有任何不適。
已經昏迷且大小便失禁的熱中暑患者,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就算救活了,也常會有多種腦部後遺症,像這種幸運的個案並不多見。

五、體表層與體深層核心溫熱療法之不同
1.    自主式溫熱療法
在太陽下運動是一種自主式的溫熱療法,皮膚可能會被太陽曬得發燙,但口溫並不會升高
2.    體表層溫熱療法
一般的熱水浴、蒸氣浴、紅外線、桑拿浴、岩盤浴等來自外在環境中的高溫,確實會使人大量流汗,但口(舌下)溫並無法升高。發汗也有大量排出細胞內酸毒之功能。
3.    體深層核心溫熱療法
運用可以促使深層加熱的電子或遠紅外線非侵入性、無輻射線的安全裝置,把舌下溫度提升到38°C-42°C,就可以引發全身性的深層排汗,做1小時的體深層核心熱療,可以排出500-100CC的汗。
如果做體表層溫熱療,會感覺到全身皮膚很熱,然後就流汗,做體深層核心熱療者,皮膚並不會覺得熱,但會感覺得到熱氣瞬間由體內迸發出來,引發全身發汗,這是兩者最大的不同。

六、體表層溫熱與深層核心熱療法之異同



方法
體溫變化
作用
適用對象
操作客觀條件
人正常體溫

舌下溫度36.8°C±0.4°C
98.2±0.72°F
肛溫37°C98.6°F



自主式溫熱療法
陽光、運動
無變化(變化極少)
晒太陽、運動
保健

被動式溫熱療法
I.   體表層溫熱療法
熱水浴、蒸氣浴、紅外線、桑拿浴、岩盤浴
無變化(變化極少)
1發汗、燃脂、排細胞內酸毒
保健
可自行操作
II. 深層核心熱療法
深層遠紅外線
: 深層核心熱儀均附有溫度、血氧濃度、心率、血壓之監控儀表板
第一級

體溫提升至38°C39°C
1燃脂、減重、降低體脂肪、降低內臟脂肪
2發汗、排出細胞內酸毒、排出體內自由基
慢性病
需有人陪伴協助
第二級

體溫提升至39°C40°C
1燃脂、減重、降低體脂肪、降低內臟脂肪
2發汗、排出細胞內酸毒、排出體內自由基
3癌細胞無法忍受39.5°C以上高溫
慢性病
需受過專業訓練人員協助
第三級

體溫提升至40°C41°C
同上,強化上述效果
慢性病
同上,應由醫師執行
第四級

體溫提升至41°C41.5°C
同上 強化上述效果
慢性病
同上,應由醫師執行


43°C
危險值


 




七、體深層核心溫熱療法需注意事項
1.      排汗跟排尿一樣,是把體內廢棄物排出體外的有效方式。
2.      身體健康的人,做完體深層核心熱療大量排汗後,會感覺到有一點好像跑完百米賽跑一樣,有一點弱與累的感覺。
3.      建議作熱療前,先喝1000cc的運動飲料,才不會有脫水的風險。
4.      做深層核心熱療,必須循環漸進,第一次先做38°C,第二次才做到39°C,然後再提升到40°C41°C,最後選擇一個讓自己最舒服的溫度。
5.      對健康的人來說,體深層核心溫熱療法是非常安全的保健方法,由於儀表上可顯示出自己身體的溫度,若有任何不適,可隨時中止,只要關掉電源並掀開覆蓋的毛巾,體溫就會立即下降。
6.      至於有重大疾病,如心臟衰竭、肝腎衰竭者,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做深層核心溫熱療法。曾罹患腦瘤、中風、腦炎後遺症等,導致腦部熱調節機能有缺陷者,體深層核心熱療則為禁忌。
7.      至於想要利用體深層核心溫熱療來治療癌症者,最好是到前述醫院看診,請示腫瘤科醫師。
8.      就理論上來說,如果能持續將體溫保持在41°C一個小時,絕大部分癌細胞都會死亡,但實際上,人體是不容易把溫度一直維持在41°C的。就算能迅速把體溫提升到41°C,也只能維持數分鐘而已,然後就會大量的流汗而使體溫降低,可能在一個小時內,就流掉1000cc的汗。
9.      由於41°C高溫對癌細胞之殺滅效果有加成累積作用,可每天做一小時,一個月累積做滿30小時,效果較好。
10. 若想在一天之內多做幾次熱療,則必須相隔數小時才做一次,做完一次後先喝水休息數小時,覺得體力恢復之後才可再做第二次。
11. 體深層核心熱療的效果雖然有口皆碑,但最大的盲點是高昂的費用並非人人都負擔得起,醫學中心做一次體深層核心熱療的收費約2-3萬元(NT),天天做熱療的費用恐怕很少有人吃得消,若購買一台熱療儀來自用,價格恐怕更是天文數字。好東西無法推廣開來,實在可惜。
12. 目前共享經濟當道,國外已有以極低價分享之共溫網出現,若能引進台灣,實乃民眾之福。

 (點擊上方圖片進入王群光自然診所官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